孩子在幼兒園/學校被欺負,如何跟老師溝通是個頭疼的事兒。不溝通吧,害怕老師不重視,孩子再被欺負;溝通吧,又害怕哪句話沒說到位,一不小心站在老師的對立面。
果仁媽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,是一位媽媽的真實經歷,不僅講述了她自己處理這個事情的過程,還深度剖析,總結出了「優雅發飆」的四個原則,灰常實用。
|
本文轉自天賦一餅,
ID:tf1bing,已獲授權
1
一天下午,我去幼兒園接餅餅,剛進門就看到一幕,氣得我頭皮發麻。
當時小班(0-3歲)的孩子在大廳傻玩自由活動。
有個快2歲的男孩,騎著木頭小車,試圖用車輪去壓我娃的手。
當時餅餅還不會走路,主要靠爬,她沒有反抗,沒有大喊,也沒有求助老師,只是向前爬了幾步躲開。
男孩開車追過去,繼續用車輪在她腳邊蹭。
餅餅皺著眉,表情又厭惡又害怕。
我一邊快速穿鞋套(幼兒園規定),一邊密切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。
這時餅餅看到我,大聲向我呼救。
我嗖地衝過去,強忍著把那個男孩從車上拖下來罵一頓的衝動,狠狠瞪了他一眼,抱起我女兒大步走向老師。
德國幼兒園裡,每個孩子都有一個「主要看護者」。K是餅餅的主要看護者,她那天休病假,由隔壁班的老師H代班。
當時屋裡還有幾個家長,我管不了那麼多,表情嚴肅,口氣堅決,毫不客氣對H說:
「我現在非常生氣。我剛剛看到一幕,完全沒法接受。
我看到xx試圖用車輪壓我女兒的手和腳。據我觀察,他是故意的。」
老師H連連點頭,表示非常理解我,並且馬上配合,走到男孩跟前,對他堅定說,「不可以用車輪壓餅餅,她會疼的,你不可以這樣做!」
男孩低下頭。
H說,「請你抬起頭,看著我的眼睛,你不可以這樣做。」
她又轉過來對餅餅說,「如果別人做了讓你不舒服的事,你可以沖他大喊走開!不可以!」
H的處理方法在我意料之中,但總覺得還缺點什麼,好像心裡還是有個結沒解開,卻又不知道是什麼結。
事後,男孩媽媽也從H那得知這件事,找到我連連道歉。
2
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,復盤白天跟H的對話,發現我真變了——憑我的性格,放以前早發飆了,但是當媽後,我已經成仙了。
我保持最大限度的理性(起碼看上去理性),為的是讓事情得到解決。
身邊一些媽媽遇到類似的事,會覺得不好意思跟老師提,或是怕跟對方家長吵起來,讓別人覺得她小題大做。
我總結了下,在溝通中我堅持四個原則,它們讓我做到發飆也優雅,並且贏得了尊重。
原則一:我不指責任何人
很多人看到娃被別的孩子欺負,第一反應就是要替娃出氣。
所以遊樂場經常看到這一幕,兩個小孩打架,雙方大人跟著掐起來,兩個小孩和好了,大人還在掐。
為了避免這種情況,我說任何一句話前都會提醒自己:別指責。
我不指責男孩。
儘管當時我血壓已經飆到200,罵人的話編成rap在心裡循環好多遍了,但我還是忍,住,了。
指責毫無意義,罵熊孩子有娘養沒娘教,雖然可能會讓你覺得一時解氣,但不僅對解決問題無濟於事,還會讓旁人覺得,你對一個孩子破口大罵,到底誰更沒教養?
我不指責老師。
這種事發生在幼兒園,恰好被家長撞見,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:
老師為幹嘛去了?
我大老遠都看到了,老師在旁邊瞎了嗎?
這個都要家長來提醒,要老師有什麼用?
雖然H當時就距離我娃不到三米遠,但她在跟另一個家長做交接,沒注意到這些細節是正常的。
即使H當時沒在交接,我也不會指責她,更不會間接表現出不爽。
有些事情的發生就在幾秒鐘。我們在家1v1還難免磕磕碰碰,幼兒園老師起碼1v4,已經是神一般的存在,不可能每一秒都盯著你娃有沒有被人欺負(長期霸凌是另一說)。
你說有的老師就是不靠譜啊!
如果把娃送到一個你都覺得不靠譜的地方一天,到底是老師的問題還是家長的失職?
不指責很難做到,當你親眼目睹娃被人欺負,尤其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下,真的很難淡定—— 這個我當然知道,你們想聽我當時內心罵人的rap嗎?
但是!指責會把老師推到你的對立面上,最後吃虧的還是你自己。
忍一時海闊天空。
原則二:我只說我的感受
你說我娃被熊孩子欺負,我憑什麼忍啊?難道霸道就可以橫行嗎?這是什麼世道?你誤會了,要忍的是指責,不需要忍的是—— 我的感受。
第一句我就表達了我的感受:我非常生氣。
當時我沒想太多,這句話純屬是被情緒推動,脫口而出。
當我後來複盤,發現這句話一丟出來,儘管老師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,就已經先引起了她的高度重視。
我看到H立刻收起微笑,極其認真地望著我的眼睛,等待我說我在氣什麼。
有的家長擔心給老師留下太事B的印象,經常先上來blablabla一通廢話,試圖打造一個通情達理的人設,然後再話鋒一轉,其實吧我想說的是… …
拜託,想像一下一屋小孩在耳朵旁邊叫一整天,終於盼到快下班了,換成你,你會有多大耐心聽那些拐彎抹角的話?
先把自己的感受拋出來,要的就是效果震撼,渲染氣氛,提神醒腦,設下懸念,讓對方迫不及待地聽你下面的話。
但是,感受說出來的方式不對,又會讓人覺得你在抱怨,比如,這孩子真是氣死我了!
對付這個我有偏方—— 盡量用「我」做主語:我現在非常生氣;我看到非常震驚;我沒法接受剛發生的一幕。
藥到病除。
原則三:我只說我看到的
拋出我的感受,引起老師注意後,就要開始描述問題了。
我描述問題的原則是:我只說我看到的,不作任何評價。
那天我只做到了一半—— 這是我回家躺床上,氣消了後才發現的。
我說,我看到xx試圖用車輪壓我女兒的手和腳—— 這句就是「說我看到的」我後來繼續說,據我觀察,他是故意的—— 這句就是「作評價」,沒必要說。
當我們覺得自己被人冤枉了,經常會說一句話叫「事情不是你看到的那樣」—— 這世界就是如此,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。
後來事實也證明,我的這個評價其實真的錯了—— 我用成人的思維去揣摩了孩子的內心。我看到那個男孩騎車追餅餅,聯想到成人世界裡壞人的行為—— 其實真相不僅不「壞」,反而有點溫暖。
原則四:我盡量少給建議
當娃在遊樂場被欺負,經常聽到家長跟對方父母說這種話:
回去好好管管你兒子。
你得教給他啊,不能xxx,要xxx。
這些話的弦外音是:
一、你沒管好兒子;
二、連管兒子都需要我來教。
明事理的家長,即使你不給建議,他們也會好好教育。不明事理的家長,你給這些建議有什麼意義?
當娃在幼兒園被欺負,大部分家長會忍不住提醒老師,以後要多加註意。
我覺得,不是不能提醒,老師也會理解你的心情,並且滿口答應,讓你放心。但是,有點多此一舉。
首先,雖然你才是親媽,但幼兒園老師是專業的。這就像一個外科醫生對一個挖掘機司機說,論操作定位,我比你強,我建議你以後挖土的時候,用手腕的力量拉操控桿… …
大家明白我意思嗎?沒明白是吧,意思就是說,作為非專業人士,請謹慎給專業人士提建議,不是說你的建議一定不好,是容易招人煩,真的。
其次,當你用上面的三個原則,嚴肅地跟老師反應了問題,表明了你的態度,老師自然會引起重視。
我跟老師交涉後,沒有要求她去警告男孩,也沒有讓她通知男孩家長,但H意識到了問題在我心中的嚴重性,馬上就主動去做了。
總之,總結出來的這四個原則,經實踐證明,不僅能解決問題,還能贏得了尊重。
但這個故事還沒完。
3
之前我提到,H的處理方法我基本滿意,但總覺得還缺點什麼,我心裡還是有個結沒解開。
什麼結呢?
1. 儘管H嚴厲教育了那個男孩,但每個當媽的人,多少都還是會有點不放心。。。
2. 人之初性本善,一個不到2歲的孩子,為什麼要故意用車輪壓我娃的手?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泯滅?他到底是怎麼想的???
為了解開這些心結,第二天一早,我送娃去幼兒園的時候,穿上正裝,準備找老師K(餅餅和那男孩的「主要看護者」)進行一次鄭重談話。
穿正裝是我的惡趣味,說好聽點叫金融從業者的後遺症—— 金融狗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裝,衣裝的裝,上來莫問本事,先拼氣場。
我不止一次發現,同樣的話,穿高跟鞋和穿人字拖說出來效果差別很大。
穿正裝可以助我講話更有底氣,甚至更有條理,對方也會感受到一股正氣撲面而來。
4
我送娃到幼兒園的時候,K和代班老師H都在。
我上前對K說,有件事很重要,我想跟你談談。
K笑眯眯地說,昨天的事H已經跟我反映過了,放心吧。然後她又對餅餅說,跟媽媽說拜拜啦!
我不理會她,一字一句鄭重地說,你什麼時候有時間,我希望跟你私下聊聊。
K看我很嚴肅,也收起笑容,站起來認真地說,就現在吧。
我們在一個空房間關上門,坐下後K給我倒了一杯水——事情進行到這,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一半,從一句簡單的「放心吧」到一次坐下來的談話,她已經意識到我對孩子的事有多麼重視。
我把前一天發生的事又跟K簡單複述了一遍,整個過程依然遵循「優雅發飆四原則」:一我不指責任何人;二我不只說我的感受;三我只說我看到的;四我盡量少給建議。
K耐心聽我說完,對我講了一番話。這段話可以概括為三個關鍵詞:逆轉,打臉,高級。
首先,K客套感謝我用這樣坦誠的方式跟她溝通,並表示完全理解我的感受。
然後,她道出了一個我之前不知道,代班老師H也不知道的秘密——
那個「欺負」餅餅的男孩,其實特別喜歡餅餅。黑頭髮黑眼珠的亞洲小姑娘,本來就讓他覺得新奇,他很想跟她一起玩。
但是,男孩剛來這所幼兒園不久,他們一家也剛搬來德國,他一個德語詞都不會說。他在幼兒園裡找不到歸屬感。
有一次,餅餅在花園挖沙子,那個男孩騎著小車,以餅餅為圓心,在距離她幾米遠的地方來迴轉圈,不知道該如何接近她,如何表達「我想跟你玩」的意願。
最後,他想出了用車撞這麼個「好辦法」。
毫不誇張地說,這個秘密聽得我兩眼發直。
原來男孩看上去「很壞」的行為背後,是這麼一個溫暖又笨得可愛的心理活動。而就在前一天,我還義正嚴辭跟代班老師H說,「他是故意的」。
臉好痛。
這也印證我總結的溝通原則之一:只說看到的,不要評價—— 尤其不要用成人的經驗揣摩孩子的內心,揣摩多了,容易打臉。
5
我的心結解開了一半,但還有另一半在擰巴。
那天我看到餅餅四處躲避他的車輪,眉頭緊皺,眼神里都是驚慌無措。
雖然他不是故意欺負我娃,但光我知道沒用,我娃不這麼想啊!她還是會覺得被侵犯,甚至感到害怕。
同時,我又不可能要求1歲多的餅餅理解,他沒有惡意,他跟你鬧著玩呢。
但一想到男孩單純的動機,無辜的心理活動,如果每次都讓老師嚴厲警告制止他,好像又有點於心不忍… …
哎,女人啊!!!
K看我天秤座癥狀又發作了,她告訴我:
「一兩歲的孩子,不會有善惡之分,我們也自然不能要求餅餅理解男孩沒惡意。
我會繼續教餅餅,當別人做了讓你不舒服的事,你堅決地大喊「不可以」。
對於那個男孩,如果我看到他再試圖開車接近餅餅,我會這麼告訴他——「我看得出你想跟餅餅玩,你可以先從車上下來,你們倆可以坐在一起看繪本,挖沙子,給布娃娃喂飯蓋被子,烤麵包煮咖啡(過家家)… … 唯獨不是用車輪去壓她」。
聽到這,我的心終於放下來了,並暗暗覺得她的方式比H的單純警告要高級太多了。
在跟K談話之前,我一直覺得我娃是徹頭徹尾的「受害者」,男孩就是「故意作惡」,欠教育。
現在,我甚至覺得受打擊更大的是那個男孩——好不容易想出一個辦法接近喜歡的小朋友,卻被老師和媽媽劈頭蓋臉警告,還被我瞪出了天際。
而K的方法,不是只是告訴他不應該做什麼,而是引導他,如果你想達到這個目的,你應該怎麼做,並且提出了具體如「給布娃娃喂飯」的建議——這一切的前提是她讀懂了男孩的內心。
6
我從幼兒園出來時,又碰到了男孩媽媽,她尷尬地跟我打招呼。
她再次抱歉地說,昨天真對不起,回家後兒子也承認開車追餅餅,她感到很震驚,完全不能理解兒子到底是怎麼了,他平常待人溫和,從不欺負別人,這是第一次。
我把跟K的談話告訴了她。
她恍然大悟,一再感謝我去找幼兒園裡最了解這兩個孩子的K談話,才追問出了真相,也讓她知道該怎麼引導兒子了。連親媽都無法理解的事,現在終於說通了。
我長舒一口氣,今天的正裝沒白穿。
願每個孩子的「奇怪行為」都被善意解讀,願每個成人都不再妄自揣摩孩子的純凈世界。
每日話題
你誤讀過孩子的行為嗎?
留言區分享你的經歷吧!
- END -
文章來源 |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「天賦一餅」(ID:tf1bing),已獲授權
作者| Daisy,坐標德國法蘭克福,是慕尼黑工大畢業的金融碩士媽媽,公眾號「天賦一餅」的創辦者。Daisy文筆幽默輕鬆,特別善於把育兒理念用讀著一點都不累的文風娓娓道來,用她的話說就是「文風沙雕而人不沙雕」。
投稿郵箱:[email protected].com
目睹娃被欺負,我如何優雅發飆並贏得尊重以及又是如何被打臉?
孩子在幼兒園/學校被欺負,如何跟老師溝通是個頭疼的事兒。不溝通吧,害怕老師不重視,孩子再被欺負;溝通吧,又害怕哪句話沒說到位,一不小心站在老師的對立面。
果仁媽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,是一位媽媽的真實經歷,不僅講述了她自己處理這個事情的過程,還深度剖析,總結出了「優雅發飆」的四個原則,灰常實用。
|
本文轉自天賦一餅,
ID:tf1bing,已獲授權
1
一天下午,我去幼兒園接餅餅,剛進門就看到一幕,氣得我頭皮發麻。
當時小班(0-3歲)的孩子在大廳傻玩自由活動。
有個快2歲的男孩,騎著木頭小車,試圖用車輪去壓我娃的手。
當時餅餅還不會走路,主要靠爬,她沒有反抗,沒有大喊,也沒有求助老師,只是向前爬了幾步躲開。
男孩開車追過去,繼續用車輪在她腳邊蹭。
餅餅皺著眉,表情又厭惡又害怕。
我一邊快速穿鞋套(幼兒園規定),一邊密切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。
這時餅餅看到我,大聲向我呼救。
我嗖地衝過去,強忍著把那個男孩從車上拖下來罵一頓的衝動,狠狠瞪了他一眼,抱起我女兒大步走向老師。
德國幼兒園裡,每個孩子都有一個「主要看護者」。K是餅餅的主要看護者,她那天休病假,由隔壁班的老師H代班。
當時屋裡還有幾個家長,我管不了那麼多,表情嚴肅,口氣堅決,毫不客氣對H說:
「我現在非常生氣。我剛剛看到一幕,完全沒法接受。
我看到xx試圖用車輪壓我女兒的手和腳。據我觀察,他是故意的。」
老師H連連點頭,表示非常理解我,並且馬上配合,走到男孩跟前,對他堅定說,「不可以用車輪壓餅餅,她會疼的,你不可以這樣做!」
男孩低下頭。
H說,「請你抬起頭,看著我的眼睛,你不可以這樣做。」
她又轉過來對餅餅說,「如果別人做了讓你不舒服的事,你可以沖他大喊走開!不可以!」
H的處理方法在我意料之中,但總覺得還缺點什麼,好像心裡還是有個結沒解開,卻又不知道是什麼結。
事後,男孩媽媽也從H那得知這件事,找到我連連道歉。
2
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,復盤白天跟H的對話,發現我真變了——憑我的性格,放以前早發飆了,但是當媽後,我已經成仙了。
我保持最大限度的理性(起碼看上去理性),為的是讓事情得到解決。
身邊一些媽媽遇到類似的事,會覺得不好意思跟老師提,或是怕跟對方家長吵起來,讓別人覺得她小題大做。
我總結了下,在溝通中我堅持四個原則,它們讓我做到發飆也優雅,並且贏得了尊重。
原則一:我不指責任何人
很多人看到娃被別的孩子欺負,第一反應就是要替娃出氣。
所以遊樂場經常看到這一幕,兩個小孩打架,雙方大人跟著掐起來,兩個小孩和好了,大人還在掐。
為了避免這種情況,我說任何一句話前都會提醒自己:別指責。
我不指責男孩。
儘管當時我血壓已經飆到200,罵人的話編成rap在心裡循環好多遍了,但我還是忍,住,了。
指責毫無意義,罵熊孩子有娘養沒娘教,雖然可能會讓你覺得一時解氣,但不僅對解決問題無濟於事,還會讓旁人覺得,你對一個孩子破口大罵,到底誰更沒教養?
我不指責老師。
這種事發生在幼兒園,恰好被家長撞見,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:
老師為幹嘛去了?
我大老遠都看到了,老師在旁邊瞎了嗎?
這個都要家長來提醒,要老師有什麼用?
雖然H當時就距離我娃不到三米遠,但她在跟另一個家長做交接,沒注意到這些細節是正常的。
即使H當時沒在交接,我也不會指責她,更不會間接表現出不爽。
有些事情的發生就在幾秒鐘。我們在家1v1還難免磕磕碰碰,幼兒園老師起碼1v4,已經是神一般的存在,不可能每一秒都盯著你娃有沒有被人欺負(長期霸凌是另一說)。
你說有的老師就是不靠譜啊!
如果把娃送到一個你都覺得不靠譜的地方一天,到底是老師的問題還是家長的失職?
不指責很難做到,當你親眼目睹娃被人欺負,尤其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下,真的很難淡定—— 這個我當然知道,你們想聽我當時內心罵人的rap嗎?
但是!指責會把老師推到你的對立面上,最後吃虧的還是你自己。
忍一時海闊天空。
原則二:我只說我的感受
你說我娃被熊孩子欺負,我憑什麼忍啊?難道霸道就可以橫行嗎?這是什麼世道?你誤會了,要忍的是指責,不需要忍的是—— 我的感受。
第一句我就表達了我的感受:我非常生氣。
當時我沒想太多,這句話純屬是被情緒推動,脫口而出。
當我後來複盤,發現這句話一丟出來,儘管老師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,就已經先引起了她的高度重視。
我看到H立刻收起微笑,極其認真地望著我的眼睛,等待我說我在氣什麼。
有的家長擔心給老師留下太事B的印象,經常先上來blablabla一通廢話,試圖打造一個通情達理的人設,然後再話鋒一轉,其實吧我想說的是… …
拜託,想像一下一屋小孩在耳朵旁邊叫一整天,終於盼到快下班了,換成你,你會有多大耐心聽那些拐彎抹角的話?
先把自己的感受拋出來,要的就是效果震撼,渲染氣氛,提神醒腦,設下懸念,讓對方迫不及待地聽你下面的話。
但是,感受說出來的方式不對,又會讓人覺得你在抱怨,比如,這孩子真是氣死我了!
對付這個我有偏方—— 盡量用「我」做主語:我現在非常生氣;我看到非常震驚;我沒法接受剛發生的一幕。
藥到病除。
原則三:我只說我看到的
拋出我的感受,引起老師注意後,就要開始描述問題了。
我描述問題的原則是:我只說我看到的,不作任何評價。
那天我只做到了一半—— 這是我回家躺床上,氣消了後才發現的。
我說,我看到xx試圖用車輪壓我女兒的手和腳—— 這句就是「說我看到的」我後來繼續說,據我觀察,他是故意的—— 這句就是「作評價」,沒必要說。
當我們覺得自己被人冤枉了,經常會說一句話叫「事情不是你看到的那樣」—— 這世界就是如此,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。
後來事實也證明,我的這個評價其實真的錯了—— 我用成人的思維去揣摩了孩子的內心。我看到那個男孩騎車追餅餅,聯想到成人世界裡壞人的行為—— 其實真相不僅不「壞」,反而有點溫暖。
原則四:我盡量少給建議
當娃在遊樂場被欺負,經常聽到家長跟對方父母說這種話:
回去好好管管你兒子。
你得教給他啊,不能xxx,要xxx。
這些話的弦外音是:
一、你沒管好兒子;
二、連管兒子都需要我來教。
明事理的家長,即使你不給建議,他們也會好好教育。不明事理的家長,你給這些建議有什麼意義?
當娃在幼兒園被欺負,大部分家長會忍不住提醒老師,以後要多加註意。
我覺得,不是不能提醒,老師也會理解你的心情,並且滿口答應,讓你放心。但是,有點多此一舉。
首先,雖然你才是親媽,但幼兒園老師是專業的。這就像一個外科醫生對一個挖掘機司機說,論操作定位,我比你強,我建議你以後挖土的時候,用手腕的力量拉操控桿… …
大家明白我意思嗎?沒明白是吧,意思就是說,作為非專業人士,請謹慎給專業人士提建議,不是說你的建議一定不好,是容易招人煩,真的。
其次,當你用上面的三個原則,嚴肅地跟老師反應了問題,表明了你的態度,老師自然會引起重視。
我跟老師交涉後,沒有要求她去警告男孩,也沒有讓她通知男孩家長,但H意識到了問題在我心中的嚴重性,馬上就主動去做了。
總之,總結出來的這四個原則,經實踐證明,不僅能解決問題,還能贏得了尊重。
但這個故事還沒完。
3
之前我提到,H的處理方法我基本滿意,但總覺得還缺點什麼,我心裡還是有個結沒解開。
什麼結呢?
1. 儘管H嚴厲教育了那個男孩,但每個當媽的人,多少都還是會有點不放心。。。
2. 人之初性本善,一個不到2歲的孩子,為什麼要故意用車輪壓我娃的手?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泯滅?他到底是怎麼想的???
為了解開這些心結,第二天一早,我送娃去幼兒園的時候,穿上正裝,準備找老師K(餅餅和那男孩的「主要看護者」)進行一次鄭重談話。
穿正裝是我的惡趣味,說好聽點叫金融從業者的後遺症—— 金融狗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裝,衣裝的裝,上來莫問本事,先拼氣場。
我不止一次發現,同樣的話,穿高跟鞋和穿人字拖說出來效果差別很大。
穿正裝可以助我講話更有底氣,甚至更有條理,對方也會感受到一股正氣撲面而來。
4
我送娃到幼兒園的時候,K和代班老師H都在。
我上前對K說,有件事很重要,我想跟你談談。
K笑眯眯地說,昨天的事H已經跟我反映過了,放心吧。然後她又對餅餅說,跟媽媽說拜拜啦!
我不理會她,一字一句鄭重地說,你什麼時候有時間,我希望跟你私下聊聊。
K看我很嚴肅,也收起笑容,站起來認真地說,就現在吧。
我們在一個空房間關上門,坐下後K給我倒了一杯水——事情進行到這,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一半,從一句簡單的「放心吧」到一次坐下來的談話,她已經意識到我對孩子的事有多麼重視。
我把前一天發生的事又跟K簡單複述了一遍,整個過程依然遵循「優雅發飆四原則」:一我不指責任何人;二我不只說我的感受;三我只說我看到的;四我盡量少給建議。
K耐心聽我說完,對我講了一番話。這段話可以概括為三個關鍵詞:逆轉,打臉,高級。
首先,K客套感謝我用這樣坦誠的方式跟她溝通,並表示完全理解我的感受。
然後,她道出了一個我之前不知道,代班老師H也不知道的秘密——
那個「欺負」餅餅的男孩,其實特別喜歡餅餅。黑頭髮黑眼珠的亞洲小姑娘,本來就讓他覺得新奇,他很想跟她一起玩。
但是,男孩剛來這所幼兒園不久,他們一家也剛搬來德國,他一個德語詞都不會說。他在幼兒園裡找不到歸屬感。
有一次,餅餅在花園挖沙子,那個男孩騎著小車,以餅餅為圓心,在距離她幾米遠的地方來迴轉圈,不知道該如何接近她,如何表達「我想跟你玩」的意願。
最後,他想出了用車撞這麼個「好辦法」。
毫不誇張地說,這個秘密聽得我兩眼發直。
原來男孩看上去「很壞」的行為背後,是這麼一個溫暖又笨得可愛的心理活動。而就在前一天,我還義正嚴辭跟代班老師H說,「他是故意的」。
臉好痛。
這也印證我總結的溝通原則之一:只說看到的,不要評價—— 尤其不要用成人的經驗揣摩孩子的內心,揣摩多了,容易打臉。
5
我的心結解開了一半,但還有另一半在擰巴。
那天我看到餅餅四處躲避他的車輪,眉頭緊皺,眼神里都是驚慌無措。
雖然他不是故意欺負我娃,但光我知道沒用,我娃不這麼想啊!她還是會覺得被侵犯,甚至感到害怕。
同時,我又不可能要求1歲多的餅餅理解,他沒有惡意,他跟你鬧著玩呢。
但一想到男孩單純的動機,無辜的心理活動,如果每次都讓老師嚴厲警告制止他,好像又有點於心不忍… …
哎,女人啊!!!
K看我天秤座癥狀又發作了,她告訴我:
「一兩歲的孩子,不會有善惡之分,我們也自然不能要求餅餅理解男孩沒惡意。
我會繼續教餅餅,當別人做了讓你不舒服的事,你堅決地大喊「不可以」。
對於那個男孩,如果我看到他再試圖開車接近餅餅,我會這麼告訴他——「我看得出你想跟餅餅玩,你可以先從車上下來,你們倆可以坐在一起看繪本,挖沙子,給布娃娃喂飯蓋被子,烤麵包煮咖啡(過家家)… … 唯獨不是用車輪去壓她」。
聽到這,我的心終於放下來了,並暗暗覺得她的方式比H的單純警告要高級太多了。
在跟K談話之前,我一直覺得我娃是徹頭徹尾的「受害者」,男孩就是「故意作惡」,欠教育。
現在,我甚至覺得受打擊更大的是那個男孩——好不容易想出一個辦法接近喜歡的小朋友,卻被老師和媽媽劈頭蓋臉警告,還被我瞪出了天際。
而K的方法,不是只是告訴他不應該做什麼,而是引導他,如果你想達到這個目的,你應該怎麼做,並且提出了具體如「給布娃娃喂飯」的建議——這一切的前提是她讀懂了男孩的內心。
6
我從幼兒園出來時,又碰到了男孩媽媽,她尷尬地跟我打招呼。
她再次抱歉地說,昨天真對不起,回家後兒子也承認開車追餅餅,她感到很震驚,完全不能理解兒子到底是怎麼了,他平常待人溫和,從不欺負別人,這是第一次。
我把跟K的談話告訴了她。
她恍然大悟,一再感謝我去找幼兒園裡最了解這兩個孩子的K談話,才追問出了真相,也讓她知道該怎麼引導兒子了。連親媽都無法理解的事,現在終於說通了。
我長舒一口氣,今天的正裝沒白穿。
願每個孩子的「奇怪行為」都被善意解讀,願每個成人都不再妄自揣摩孩子的純凈世界。
每日話題
你誤讀過孩子的行為嗎?
留言區分享你的經歷吧!
- END -
文章來源 |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「天賦一餅」(ID:tf1bing),已獲授權
作者| Daisy,坐標德國法蘭克福,是慕尼黑工大畢業的金融碩士媽媽,公眾號「天賦一餅」的創辦者。Daisy文筆幽默輕鬆,特別善於把育兒理念用讀著一點都不累的文風娓娓道來,用她的話說就是「文風沙雕而人不沙雕」。
投稿郵箱:[email protected].com